2018-01-03 00:00:00 来源: 点击:2805 喜欢:0
2017年的PPP,进展与转折交集,过度与规范交叠,希望与担忧交叉,爆发与紧缩交汇......
为什么PPP在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之后,却又面临着非议?为何被高高举起的规范压的喘不过气?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任何一种改革都会面临着利益格局调整,部分负面评价来自这个原因;
2、中国PPP自身有自身特点和需求(比如融资目标的决定性地位),过度理想化的期望也是一个原因;
3、发展速度过快自然会暴露大量问题,也包括新的利益方的过度利益索取,也因此带来了PPP的异化和泛化,成为这次规范整治的导火索。
因此,看到PPP除了存在问题以外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意义和这几年取得的成就,坚定继续推进PPP改革的信心和耐心,在这个转折期规范季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背后,最需要改变的是资本市场对PPP乃至政府投融资行为的调整升级,而此恰恰也是任重道远。此外,忽视PPP对产业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后者对PPP的反作用,是本轮PPP研究的重要盲区,更不用说价格机制的忽视。
此外,最重要的是,不能为了救场忘记了前期被暴露的问题,认真的调整才是真正的救场:抓住PPP的唯一目标是长期公共服务效率提高这一主线,以下两点是我想重点阐述的:
1、在运营类和复合商业类项目中做好机制设计提高长期绩效:对直接向非政府的使用者(民众为主)收费的ppp项目中注重公众利益保障监管和尊重社会资本利润追求以此带来的效率提升之间的平衡,并关注设计机制以达到双方共同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降低需求风险的目的并实现股权合作基准上的风险共担;对政府为付费主体的运营类项目则关注绩效持续监管和鼓励对方提高效率之间的平衡,并注重政府配套责任的落实,以及基本可以穷尽的风险分担合理分配。
2、在非运营类项目中则更要筛选有长期维护压力的项目来推进引入改进(捆绑绩效)后的pfi模式,这类项目适合推进PPP的内在规则是这类项目属性上应该离不开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三合一的高强度内在统一需求,离开这个需求,很难让PFI项目做的不像bt、不像以融资为主要目的和不像以工程为核心导向而轻运营。既然PPP要避免融资导向和工程导向,仅仅获得一个物有所值的好工程绝对不是PPP的目标,即便是我们降低标准到适合国情(必须兼顾融资需求)的情况下。
对上述两方面如果各方依然不能取得共识,我们PPP的2018年将不会乐观。
——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
上一篇:企业并购重组的六大税务风险点
下一篇:品牌农业需要掌握这几个问题,不看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