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00:00:00 来源: 点击:2378 喜欢:0
这一个月以来,民营经济成为高频词。特别是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周末,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也并未闲着,接连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响应号召。
就连本周IPO也按下了暂停键,这是自2015年11月IPO重启以来,时隔三年再一次按下。虽然有官媒解释“没有IPO批文并不意味着IPO暂停”,但也体现了监管层呵护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之多,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其中,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密集的积极表态,下降的贷款利率,真金白银的投入——干、干、干,可以看出信心胜过黄金。
投实君对近三天(11.2-11.4)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表态及纾困民企的行动进行了梳理,供君参考。
1
地方政府
上海出台27条新政支持民营经济 三个100亿缓解融资难
11月3日,上海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意见共二十七条,包括将成立10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基金,增加关键重点民营企业流动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施“中小企业千家百亿信用融资计划”,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100亿元;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逐步将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扩大至100亿元,将担保对象从中小企业扩大到民营大中型企业。
研究设立政府救助专项资金。要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正当财富和合法财产的保护。
厦门设立多个百亿级专项基金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 尤其民营企业
11月3日,近日厦门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了化解厦门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的若干措施,拟设立多个百亿级专项基金,以“股债联动”的方式,积极化解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为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雪中送炭”。 该组合式专项基金将包括财政出资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纾困基金”、市场化运作的“共济发展股权(债券)基金”、国资国企牵头组建的“国企战略发展基金”等,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尽责自救的基础上,将优先对厦门市的A股上市公司采取驰援措施。
此外,厦门市还将会同驻厦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上市企业服务机制,督促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处置风险,给予上市公司更多资金融通支持,引导商业银行不轻易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为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许昌市出台“金融10条”支持民营经济 拟设立100亿规模产业基金
11月3日,据河南日报报道,10月31日,在许昌市连续第三年召开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万杰智能、金阳铝业等一批转型升级标杆民企受到表彰。
在当天的会议上,许昌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10条”,在信贷投放、金融创新、平台搭建、企业解困等十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输血”,设立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支持全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对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试点示范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许昌市均给予百万元重奖。
2
四大行
中行七大部署 建民企“白名单”
11月2日,中国银行党委迅速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服务民营经济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具体措施。
会议就中国银行下一阶段服务和支持民营经济相关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一视同仁地对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全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展。
二是要建立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完善服务民营企业内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民营企业“白名单”。
三是要建立“亲、清”的新型银企关系,主动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实地了解他们的业务发展需要和金融服务需求,加强对民营企业家金融知识和产品的培训和宣导,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廉洁自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四是要重检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提高民营企业授信审批的效率和灵活度,加强对民营企业自身信用和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判断,对符合国家政策、履约记录良好的优质民营企业,降低或免除抵质押担保要求,简化授信流程,缩短审批时间。
五是要充分发挥中行全球化综合化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对外贸易交往,整合集团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等业务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各类业务需求。
六是要持续扎实做好“1120”工程,通过对10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100家企业持续跟进、对20家企业面对面访谈,跟踪和掌握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最新需求,精耕细作、久久为功,打造深入客户、直面问题的民营企业信息交流反馈平台,为服务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七是要尽快制定中国银行服务民营经济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统一全行思想、细化服务措施,推动中国银行服务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行为小微企业融资设正面清单
10月30日,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例行发布会上指出,要为小微企业融资设立正面清单,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放贷。
此前,建行董事会2018年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称,为贯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求,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部署,根据该行普惠金融战略重大决策,全面规划布局普惠金融,依托金融科技构建差异性、综合性、体系性竞争优势,构筑未来市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该决议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田国立称,要把技术优势赋能给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要共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贷款,2017年普惠金融贷款新增量占建行贷款新增的11.7%,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很快提高到了14%,这个趋势在明显上升。
工行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特征和成因。所谓“融资难”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所谓“融资贵”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这些社会融资渠道的成本高企,直接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
为解决这一轮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工商银行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在工行系统和全社会开展了“工银普惠行”活动,争取普惠金融贷款三年翻一番,实施“五个聚焦”;二是面对大中型民营企业,举办了跟100家民营骨干企业的总对总合作签约,涵盖了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节能环保、IT电信、纺织、化工等多个行业。
目前 ,工行在支持民企融资方面,基本做到在指导思想上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资源配置上,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性市场,资金、规模、费用都给予单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给予优惠;在服务效率上建立了“大客户直营、小微下沉”的分层服务体系,实施差别化、人格化授权,减少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在责任认定上,强化正向激励,更好地体现尽职免责;在服务创新上,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全面优化融资品种、期限、流程和模式;组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工银科创起航计划”,主要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与此同时,工行还将做的工作是: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顺利运作;强化分类指导,对不同的民营企业实施不同的支持措施。对杠杆率低、效益好、质量优良的,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特别对杠杆率比较高但是前景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的,也会创新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妥开展债转股;进一步加快服务转型升级,如何从单一的资金提供商变成综合的金融服务商,要进一步做好转变;进一步发挥好银行专长和财务顾问作用;建议监管部门探索民营企业的主办行制度,努力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
农行建立经济重点客户名单库
第一财经记者从农业银行获悉,早在今年8月,农业银行就召开了全行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小微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立了农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战略。
近日,农业银行修订新经济重点客户名单库准入标准,更新重点客户名单库,匹配针对性支持政策,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新经济重点客户名单、准入标准及配套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本次入库的904户重点客户,涵盖了显示面板、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第三方物流、旅游、文化、独角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成长性现代服务业。
农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也出现转向,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产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延展金融服务,争做金融服务新经济的主力军。
农行对名单内新经济重点客户匹配了产品、信贷、资源、考评激励四个大类共10条支持政策,适应新产业新模式的金融需求。《通知》称,涉及新经济行业重点客户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农行将进一步简化决策流程,提高创新效率。将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加大对新经济行业和新经济重点客户的贷款配置力度,优先满足新经济行业和新经济重点客户的贷款需求。在产品定制、信贷审批、贷款利率等方面灵活赋予分行一定权限,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新经济重点客户,实行信贷审批优先办结机制。
3
券商、保险
11月4日,据券商中国记者最新了解到,海通证券在此前承诺出资20亿元用于行业纾困计划的基础上,追加30亿元。也是就说,海通证券将总计出资50亿元设立资管计划,预计下周完成出资。
目前来看,海通证券为自有资金出资最多的券商。以50亿元的自有资金,加上吸引银行、保险、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等资金,最终撬动的杠杆资金最多可达250亿元。
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落地 两家券商与民企公司债投资机构签订信用保护合约
11月2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两家大型券商已在近日依托其承销的交易所民营企业公司债与投资机构签订信用保护合约,完成首批上海证券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业务。
具体而言,国泰君安与浙商基金签订信用保护合约,在合约约定的期限内,浙商基金作为信用保护买方支付信用保护费,国泰君安作为信用保护卖方为红狮集团提供相关的信用保护。本次信用保护合约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违约互换交易要素规则,针对参考实体提供信用保护,使用“前端费用+标准票息”的保护费支付方式。浙商基金也成功认购了红狮集团本期债券。
同时,中信证券亦于近日完成交易所市场首批信用保护合约交易。该信用保护合约交易所涉及名义本金不超过1亿元,期限不超过1年。近日,由中信证券主承销了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银河证券启动成立600亿民企纾困基金 确立五大投向
11月2日,银河证券拟牵头,联合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投资机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等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600亿元的银河发展基金(母基金),用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摆脱流动性困境,推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和产业升级。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600亿规模将分若干期募集,首期规模计划200亿元。母基金通过设立子基金对具体项目进行投资。银河发展基金GP为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设立初期,子基金的管理人拟由银河创新资本或其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平台担任。
中证协:11家券商就255亿民营企业发展资管计划签署发起人协议
11月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10月31日,协会组织召开“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发起人会议,11家证券公司作为联合发起人,就255亿(部分公司在此前约定基础上追加了出资)出资规模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作为共同发起人发起行业系列资产管理计划。
发起人协议明确约定了各发起人自愿按照不低于前期意向的首次出资金额,在不晚于2018年11月30日前以自有资金投入系列资管计划,并通过向下设立资产管理计划等形式,吸引银行、保险、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等资金,达到撬动千亿规模资金并开展具体业务的目的。发起人协议约定系列资管计划应当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以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财务投资为主要手段,以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和治理结构相对稳定为主要目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2日,天风证券成立规模10.5亿元的“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系列之天风证券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并已经完成备案。
11月2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9日,“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产品”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完成登记手续,成为保险业首只落地的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专项产品。11月2日,国产资产就“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产品”相关信息进行了进一步披露。
“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产品”目标总规模200亿元。潜在认购方主要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及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经过前期与潜在认购方的沟通,目前部分认购方表达了较强的认购意愿,本系列产品将采取“分期发行”的方式,成熟一期,发行一期。国寿资产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专业化投资能力,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优势但受到资本市场波动或股权质押的影响,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优质上市公司和其股东提供融资支持。
4
监管机构
国务院金融委首个督导组来到江苏 实地督导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
11月4日,据上证报报道,短短四天时间,密集走访江苏省三十余个地方政府部门、二十余家金融机构、近三十家民营和小微企业,举行十余场座谈会……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派出的七个督导组中的第一个,从10月23日到26日深入江苏省,实地督导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的工作实录。
央行营业管理部:设70亿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
11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银保监局筹备组、北京证监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金融局等部门出台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规定,今年将不少于70亿元的再贴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并将设立市融资担保基金。
《实施意见》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运用70亿元的低成本央行资金,专门为小微、民营企业签发或收受的票据办理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业务向小微、民营企业倾斜。通过循环使用,每年可支持小微、民营企业获得不少于120亿元的票据融资。此外,营业管理部还将继续用好3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额度,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放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提供及时的流动性支持。
《实施意见》指出,营业管理部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相关政策精神,第一时间与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对接,结合企业意愿锁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同时推动协调金融机构、债券市场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共同支持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目前北京市首批3家民营企业已经与主承销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中债信用增进公司达成意向协议。
深交所推出首批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 这些主体和机构参与 涉本金1.3亿元
11月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积极研究推出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深交所首批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涉及名义本金合计1.3亿元,参考实体包括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深交所首批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参与机构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涵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用增进机构等机构类型,信用保护工具卖方均具备较强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首批试点均采用信用保护合约形式,由交易双方一对一签订合约且不可转让。
5
其他金融机构
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3家上市公司签约 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
11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北京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上,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中关村3家民营企业及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等签订“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合作意向书,标志着“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在中关村正式落地。
此次推进会是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市多部门共同组织召开的,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包含多项政策亮点和创新举措。人行营业管理部将设立70亿元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科技型小微和民营企业,并在中关村示范区增设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为中关村科技型小微和民营企业提供低成本、便捷的融资支持。在推进会上,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和东方园林、大北农、碧水源3家中关村示范区民营企业、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2家商业银行签订“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合作意向书,标志着“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在中关村示范区正式落地。
上一篇:定心丸!河南农投金控4.66亿元受让豫金刚石1亿股权 拟提供30亿流动性支持
下一篇:一个都不能少!驰援政策接踵而至,“多”方在行动